半岛官网入口最新版
判断“最美野长城”是否被破坏有多难
来源:新闻动态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1-13 06:57:07

  近来,“最美野长城被抹成水泥地”的消息引发热议。有700年历史的国家级文保单位,位于辽宁绥中被誉为“最美野长城”的小河口长城的一段一两公里的城墙与地面被抹平。据新京报记者最新调查发现,多方证实修缮时涉嫌违规使用水泥,并且在修缮不到两年时间里,已出现路面下陷、墙体凸起等现象。

  又到了一年最美的深秋,可是在辽宁绥中锥子山长城那里,以往的蜿蜒逶迤大概只能到记忆深处去追寻了。白花花的一道抹灰墙,将山脊一劈为二,灌木草树之属分列两旁,实在是触目惊心。

  尽管此前有专家表示,修缮并非是用水泥“抹平”,而是使用三七灰土层浇筑覆盖,“再过三五年时间,这层保护壳就会风化,长城将露出石块。”然而,这样的说法并没能让新闻反转,既然三五年就会脱落,那是不是也就失去了此番“保护性修缮”的意义?而国家文物局为此支付的千万元巨额资金是不是就打了水漂?

  况且,从记者的后续调查中发现,用三七灰土抹墙,不过是一个遮人耳目的概念罢了。当初施工时曾大量采用水泥,至今在山坡上还残留着当初用剩下的水泥、水泥袋。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让人意外,毕竟,修缮过的长城就在那里,修的怎么样,相信民众会有自己的判断。让人意外的倒是当地文物部门含混暧昧的态度,判断“最美野长城”是否被破坏,真的很难吗?

  针对媒体质疑,当地文物部门要么反复强调野长城残破不堪,有加固维修的必要性;要么强调专家因素,认为其所采用的归安加固工艺是经专家反复论证形成的方案;而当记者就违规使用水泥修缮追问辽宁省文物局局长时,则干脆回到原点,称“我不是技术人员,也不是岗位工人,跟我没有关系”。

  这一文物部门经过了设计方案、申请资金、安排施工、技术验收等诸多环节完成的工程,怎么会“没有关系”?这样一推三不知、撇清关系的做法,不过是一种理屈词穷的羞怒之言罢了。并不是不知道,也不是没有关系,而更多的是一种权力的傲慢。墙也修了,钱也花了,爱咋就咋吧。

  实际上,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透着诡异。长城修缮绝非一时一地的一桩小生意,而是关乎文物保护、历史风貌乃至后续修缮工作的大议题,即便专家决定采用新工艺修缮,似乎也应该广泛征集意见,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,岂能关起门来决策,并在后续施工中不闻不问,任由施工单位违规使用水泥?

  不可否认,几百年岁月沧桑,国内现存很多地方的长城均已残缺,甚至面临自然消失的境地,适度的修缮实践不仅可以延长某一段长城的寿命,也可以为今后的长城保护提供宝贵的经验。但这其中一定要确保修好的长城依然还是长城,而不是其他。这其实是一种两难的选择,此前修复的八达岭长城自不待言,近年来河北省境内的紫荆关长城修缮,也同样遭遇破坏文物历史风貌的质疑。

  在这个过程中,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与社会公众良性互动,虚心接纳公众意见,最大可能地在修缮与保护之间寻求一种平衡。而其终极目的则在于,保持长城原有的形制、结构,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契合方式,最大限度留下长城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。如果只是生造出一条丑陋的灰墙,这样的修缮不啻是粗暴的破坏。

  可见,文物部门并非无所作为,而是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使命、社会责任、文化价值。某种意义上讲,乃是中国文化托命的具体对象。绵亘700年的长城没有毁于战火兵燹,没有毁于地震山火,也没有毁于游人的攀爬、牛羊的踩踏,却在文物部门的主持下搞到面目全非,这个责任是应该且必须追究的。

  退一步讲,即便仅仅是一单生意,公共财政资金究竟花在了何处、怎么花的、是否合理,似乎也有必要公开账目,让公众知情。(胡印斌)

  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、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未经协议授权,不得使用或转载